故事一般都和原始人类的生产生活有密切关系,他们迫切地希望认识自然,于是便以自身为依据,想象天地万物都像人一样,有着生命和意志。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月亮的传说童话故事,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月亮的传说童话故事 篇1天狗吃月亮的传说:传说古时候,有一位名叫“目连”的公子。生性好佛,为人善良。十分孝顺母亲,但是,目连之母,身为娘娘,生性暴戾,为人好恶。
有一次,目连之母突然心血来潮,想出了一个恶主意:和尚念佛吃素。我要作弄他们一下,开荤吃狗肉。她吩咐做了三百六十只狗肉馒头,说是素馒头,要到寺院去施斋。
目连知道了这事,劝说母亲不听,忙叫人去通知了寺院方丈。方丈就准备了三百六十只素馒头。藏在每个和尚的袈裟袖子里。目连之母来施斋,发给每个和尚一个狗肉馒头。
和尚在饭前念佛时,用袖子里的素馒头将狗肉馒头调换了一下,然后吃了下去。
目连之母见和尚们个个吃了她的馒头,“嘿嘿”拍手大笑说:“今日和尚开荤啦!和尚吃狗肉馒头啦!”方丈双手合十,连声念道:“阿弥陀佛,罪过,罪过!”事后,将三百六十只狗肉馒头,在寺院后面用土埋了。
这事被天上玉帝知道后,十分震怒。将目连之母打下十八层地狱,变成一只恶狗,永世不得超生。
目连是个孝子,得知母亲打入地狱。他日夜修炼,终于成了地藏菩萨。为救母亲,他用锡杖打开地狱门。目连之母和全部恶鬼都逃出地狱,投生凡间作乱。玉帝大怒,令目连下凡投身为黄巢,来收这批从地狱逃出来的恶鬼。
目连之母变成的恶狗,逃出地狱后,因十分痛恨玉帝,就窜到天庭去找玉帝算帐。她在天上找不到玉帝,就去追赶太阳和月亮,想将它们吞吃了,让天上人间变成一片黑暗世界。
这只恶狗没日没夜地追呀追!她追到月亮,就将月亮一口吞下去;追到太阳,也将太阳一口吞下去。不过目连之母变成的恶狗,最怕锣鼓、燃放爆竹,吓得恶狗吞下的太阳、月亮,又只好吐了出来。
太阳、月亮获救后,又日月齐辉,重新运行。恶狗不甘心又追赶上去,这样一次又一次就形成了天上的日蚀和月蚀。民间就叫“天狗吃太阳”,“天狗吃月亮”。直到现在,每逢日蚀、月蚀时,不少城乡百姓还流传着敲锣击鼓、燃放爆竹来赶跑天狗的习俗。
月亮的传说童话故事 篇2从前,有一只猴子爱上了月亮。 她总是在不断变幻,时而圆圆的,时而弯弯的,看上去神秘而诱惑,令猴子着了魔。
于是猴子不再喜欢白天,因为白天月亮总是羞涩地躲起来不肯露面,只有太阳落山后才出来。
于是猴子白天睡觉,一到晚上便跑出来仰望着月亮那皎洁纯美的面容,心里很开心很满足。漫长的黑夜就这样过去,而一年四季,也就这样匆匆溜走了。
秋天的某个傍晚,猴子觉得有些口渴,就四处找水喝。
他在树林里找到一口井,欣喜若狂,刚想把头探进去喝个痛快。可突然间,他像触电般地僵住了。他看见了自己日思夜想的女神——月亮。
她怎么会在井里呢?她消瘦了,变成一弯苍白的月牙儿,像即将融化的晶莹的冰,看得他心疼。
他慌忙抬头朝天空望去,却见到另一个一模一样的月牙儿仍挂在高高的树梢上,脉脉无语凝视着他。
猴子大吃一惊,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的心一下子被搅乱了。
这时,一阵秋风吹过,井中的月亮忽地破碎了,只剩下丝丝缕缕的银光在水波中乱闪。
他焦急而心痛地望着她。还好风一停,她便重新恢复了原状。
可是,该怎么办才好呢?是谁那么狠心那么残忍地将她囚禁在这暗无天日的井底呢?也许天上的月儿只是他的幻觉吧,此刻她正在冰冷刺骨的水中受苦!
它决心要救她!
只见他吃力地趴在井边,一只手攀住井沿,另一只手朝她轻轻捞去。可是当他的手刚接触到她的脸,她又再度化为乱琼碎玉。
他的手上沾满了水珠,那一定是她的泪吧?是他弄痛了她吗?对不起,我不是有意的。他在心底默默对她说。
可是不知为什么,只要他的手一缩回,她便又变回了原先那个弯弯的月牙儿。她好像一个喜欢恶作剧的调皮孩子,让它无奈焦急却又怜惜疼爱……
一次又一次,它满怀希望朝她靠近。
一次又一次,它的希望怅然落空。
她仿佛是个虚幻的美梦,只能一生一世远远地望着,却始终无法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后来,它再也支撑不住疲累欲绝的身心,手一松,竟朝井里一头栽了进去——
他平生第一次,与她如此接近。他用最后一口气,亲吻了她明亮的秋波,她的唇,她的发。她在他热烈的爱抚中粉身碎骨,盛开出一朵浸*了秋天月光的百合花。
而他,终于实现了痴缠心底的夙愿,与她如饥似渴地融为一体,永远沉溺在她柔情似水的怀抱里,至死不再分离……
但,那弯高高悬挂在天边的月亮依旧冷艳绝伦,脉脉无语凝视着他,凝视着整个世界。
可怜的猴子,你知道吗?你那终此一生的刻骨爱慕,其实只不过是水月镜花。
月亮的传说童话故事 篇3相传,远古时候有一年,天上出现了十个太阳,直烤得大地冒烟,海水枯干,老百姓眼看无法再生活去。
这件事惊动了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他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余的太阳。
后羿立下盖世神功,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奸诈刁钻、心术不正的逢蒙也混了进来。
不久,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
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逢蒙看到了。
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逢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
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逢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
嫦娥知道自己不是逢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
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逢蒙早逃走了。气得后羿捶胸顿足哇哇大叫。悲痛欲绝的后羿,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
后羿急忙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
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从此以后,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嫦娥奔月的故事以鲜明的态度和绚丽的色彩歌颂、赞美了娥娥,与古文献有关嫦娥的记载相比较,可见人们对嫦娥奔月的故事做了很多加工,修饰,使娥娥的形象与月同美,使之符合人们对美的追求。与现代流传甚广的“嫦娥奔月”相左,《全上古文》辑《灵宪》则记载了“嫦娥化蟾”的故事:“嫦娥,羿妻也,窃王母不死药服之,奔月。将往,枚占于有黄。有黄占之:曰:‘吉,翩翩归妹,独将西行,逢天晦芒,毋惊毋恐,后且大昌。’嫦娥遂托身于月,是为蟾蜍。”嫦娥变成癞蛤蟆后,在月宫中终日被罚捣不死药,过着寂寞清苦的生活,李商隐曾有诗感叹嫦娥:“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月亮的传说童话故事 篇4在混沌初开的时候,天地一片昏暗,没有一丝光亮。
于是众神聚集在特奥蒂华冈,商量选派哪一位神只去把宇宙照亮。这时,有位叫乔吉卡特利的神只,自告奋勇地对众神说:
“我去把宇宙照亮吧!”
众神又提出,还有谁愿意去照亮宇宙。诸神面面相觑,无人敢应承,谁都没有这个胆量和能耐,于是都拒绝了。
有位纳纳华冈的神只整天病怄怄的,诸神都不把他放在眼里。此刻,他正一言不发地倾听着诸神的议论。突然有一位神只向众神提议说:
“纳纳华冈,你愿意接受这项使命吗?”
他欣然表示服从,说:“很乐意接受众神的差遣,就这样一言为定吧!”
两位被挑选出来的神只立刻参加了忏悔祈祷仪式,这个仪式连续举行了四天之久。他们在如今称之为众神之山的特奥蒂华冈山上点起一堆篝火,大神乔吉卡特利献上珍贵的贡品:他献上的不是鲜花,而是一束凯瑟利鸟的美丽羽毛;他献的不是稻草扎的小球,而是金子制成的大球;滴血祭时,他用的不是龙舌兰的刺,而是尖端嵌着宝石的红贝壳磨成的针刺,上面沾满了他的鲜血;他供奉的香树脂也是最上等的。 成语故事
病神纳纳华冈供奉的不是树枝而是九根芦苇;九个稻草制的小球,以及溅满他鲜血的龙舌兰刺。他没有香树指,他的供品只是身上的伤痂和脓水。
于是,诸神启动神力大魔法为两位神只建造了一座金字塔。他们在金字塔上举行了四天四夜的祈祷仪式,在这里的四周摆满了树枝、鲜花和供品。
次日晚间,子夜过去不久,仪式正式开始。乔吉卡特利身上披着羽毛制成的豪华大擎,穿着软布缝制的上衣,纳纳华冈头戴纸冠,大腿上缠着带子,连他的'斗篷也是纸制的。
众神围在篝火的四周,分成两列。两位被挑选出来的神只过来,站在诸神行列的中央,面向篝火。诸神对着乔吉卡特利高声喊道:
“乔吉卡特利,投入火中!”
乔吉卡特利很想投入火中,但火堆如此之大,火势如此之旺,他吓得不禁后退了一步。他鼓足勇气,打算投入火中,但一旦面临大火,他又开始踌躇不前。如此重复了四次依然没有成功。
于是,诸神转向纳纳华冈,大声喊道:
“纳纳华冈,现在该你了!”
不等诸神说完,他便把双目一闭,一跃而起,投身在火中,顿时响起了噼咧啪啦的声音。乔吉卡特利见另一位已经投身入火,正在燃烧中,于是他也使劲一跳,飞身入火。
当时,有一只刚好从上面飞过的鹰也被熏得掉在了火堆里,它的羽毛到现在都是黑黑的。从旁掠过的美洲豹被火星溅得满身都是,所以他的皮毛还留着黑亮黑亮的斑点。
诸神坐下等待,他们相信纳纳华冈很快就会腾上天空。他们等了许久,忽然天空现出万道红光,终于看到了朝霞。诸神跪倒在地迎接纳纳华冈的驾临,但他们不并知道太阳会从哪个方向升起,他们分成四组面向四方的天际跪拜,因为朝霞是从四面八方把他的光芒洒满人间的。只有几位神一直凝望着东方,他们深信,太阳会从东方升起。
当太阳升起的时候,他是鲜红的,摇摇晃晃的,谁也不敢正眼看他,他那强烈的光芒直射人间,使人眼花目眩。很快,月亮也升起来了、跟在太阳的身后,就像他们当初投火的顺序。
当时的太阳和月亮一样明亮,怎么办?他们应该各自放射不同的光芒才行。于是一位头脑灵巧的神便把一只兔子扔在了乔吉卡特利的脸上。月亮变暗了,失去了他的一部分光芒,成了现在的模样。
太阳升到众神的头顶上空时,突然停着不走了。诸神急了,“这样下去,咱们不是会被烤焦了吗?岂还有命在?”诸神中有一位名叫肖洛特利的双生子神怕得要死,他大哭着向太阳神纳华冈祈求活命,直哭到双眼流不出眼泪。只有面朝东方的诸神献身变成强大的风神吹过,把怯懦的众神的生命带走了。当夺取诸神生命的风神走到肖洛特利身边时,肖洛特利拔腿就跑,躲进玉米地里变成双杆玉米的内芽,如今的人们把这种玉米称为肖洛特利;风神在玉米芽里找到他,他又跑到龙舌兰那里,变成一棵双茎龙舌兰,人们叫它麦肖洛特利;风神又在龙舌兰那里找到他,他投入水里,变成鱼儿,人们把他叫做阿肖洛特利。风神掀起巨浪把他卷了上来,把他逮住,杀了。
自私自利的诸神被杀死了,太阳依然原地不到。风神便使劲地吹,吹动天体移动,并且按自己的轨道奔跑起来。不过月亮还在那里等太阳走完了自己的路,他才往前走。他们就这样在不同时间里露面,光照人间。
1、嫦娥奔月
羿是远古时期有穷国的国王,力大无穷,勇武善射,但性格暴戾,滥施苛政,弄得民不聊生。羿想长生不老,他于是从王母娘娘那里拿来了可以成仙得道的灵药。美丽善良的妻子嫦娥得知此事,为使百姓免受羿长期的残暴统治,就偷偷把仙药吃了,化作仙女飘向月宫,成了月宫中的神女。
2、吴刚伐桂
相传月亮上的广寒宫前的桂树生长繁茂,有五百多丈高,下边有一个人常在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拢了。
几千年来,就这样随砍随合,这棵桂树永远也不倒下。据说这个砍树的人名叫吴刚,是汉朝西河人,曾跟随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错误,仙人就把他贬到了月宫,日日做这种徒劳无功的苦差使,以示惩处。李白诗中有“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的记载。
3、玄宗游月
相传唐玄宗与申天师及道士鸿都中秋望月,突然玄宗兴起游月宫之念,于是天师作法,三人一起步上青云,漫游月宫。但宫前有守卫森严,无法进入,只能在外俯瞰长安皇城。在此之际,忽闻仙声阵阵,清丽奇绝,宛转动人!
唐玄宗素来熟通音律,于是默记心中。这正是“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日后玄宗回忆月宫仙娥的音乐歌声,自己又谱曲编舞,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霓裳羽衣曲”。
4、月饼起义
中秋节吃月饼相传始于元代。当时,中原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
但朝廷官兵搜查的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到了起义的那天,各路义军一齐响应,起义军如星火燎原。
很快,徐达就攻下元大都,起义成功了。消息传来,朱元璋高兴得连忙传下口谕,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此后,“月饼”制作越发精细,品种更多,大者如圆盘,成为馈赠的佳品。
5、貂蝉拜月
貂蝉是东汉末年司徒王允的歌女,国色天香,有倾国倾城之貌。传说貂蝉降生人世,三年间当地桃杏花开即凋;貂蝉午夜拜月,月里嫦娥自愧不如,匆匆隐入云中。
貂蝉身姿俏美,细耳碧环,行时风摆杨柳,静时文雅有余,貂蝉之美,蔚为大观。正是因了这种美貌,让弄权作威的董卓、勇而无谋的吕布反目成仇,使得动乱不堪的朝野稍有安宁之象。
百度百科-月亮故事
本文来自作者[猫巷少女倩语]投稿,不代表博利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ap.boliduo.cc/bl/1427.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博利网的签约作者“猫巷少女倩语”!
希望本篇文章《月亮的传说童话故事》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博利网]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 故事一般都和原始人类的生产生活有密切关系,他们迫切地希望认识自然,于是便以自身为依据,想象天地万物都像人一样,有着生命和意志。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月亮的传说童话故事,供大家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