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是辛弃疾哪首词里的名句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是辛弃疾《破阵子》的名句。

了却君王天下事一句,表达了辛弃疾对国家大事的关注。他关心国家的兴衰,希望能够为国家尽一份力,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这里的“君王”指的是当时的皇帝,意味着辛弃疾希望为国家效力,为皇帝分忧解难。这种忧国忧民的精神,体现了辛弃疾的忠诚和担当。

赢得生前身后名一句,表达了辛弃疾对个人功名的追求。他希望自己能够在有生之年为国家立下赫赫战功,赢得生前的荣誉;同时,也希望自己的名声能够流传千古,成为后世传颂的英雄。这种追求功名的精神,体现了辛弃疾的豪情壮志和英勇无畏。

在这两句名句之后,辛弃疾又写道:“可怜白发生。”燃乎这句话透露出一种无奈和悲凉。白发是岁月的痕迹,意味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衰老。辛弃疾在追求功名的同时,也感叹自己年华已逝,时光荏苒。这种无奈和悲凉,反映了辛弃疾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英雄迟暮的惋惜。

辛弃疾写作特点:

1、雄浑豪放。辛弃衡悉疾的词风以雄浑豪放为主要特点,他善于运用豪放的笔触,描写生活中的豪情壮志和激昂情感。他的词中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以及对家国情怀的深深感慨。这种豪放的词风在他的作品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例如他的代表作《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等。

2、善用典故。辛弃疾在词中善于运用典故,以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内涵。他的典故来源广泛,涉及历史、神话、传说等方面。他在运用典故时,往往能够巧妙地与作品内容相结合,使典故与作品融为一体,更加生动有力。

3、强烈的爱国情感。辛弃疾的词中充满了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民族精神的追求。他的作品反映了当时抗金救国的时代背景,表达了他对国家民族复兴的强烈愿望。他的爱国情感贯穿于他的整个创作生涯,使他的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

4、个性化的语言风格。辛弃疾在词中运用了大量的个性化语言和方言,使他的作品具有鲜明的个性和地方色彩。他的语言风格生动活泼,富有表现力,能够准确地表达他对生活的感受和对自然的描绘。这种个性化的语言风格为他的作品增添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山东已为金兵所占。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任职期间,采取积极措施,招集流亡,训练军队,奖励耕战,打击贪污豪强,注意安定民生。一生坚决主张抗金。在《美芹十论》、《九议》等奏疏中,具体分析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对夸大金兵力量、鼓吹妥协投降的谬论,作了有力的驳斥;要求加强作战准备,鼓励士气,以恢复中原。他所提出的抗金建议,均未被采纳,并遭到主和派的打击,曾长期落职闲居江西上饶、铅山一带。晚年一度起用,不久病卒。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南宋上层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进行揭露和批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并称为“苏辛”。《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均有名。但部分作品也流露出抱负不能实现而产生的消极情绪。有《稼轩长短句》。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辛弃疾是“一世之豪。以气节自负,以功业自许”(范开《稼轩词序》)。和陆游一样,是南渡后坚决主张北伐恢复的代表人物。他还能用以民为本的思想看待北伐事业,他说:“恢复之事,为祖宗,为社稷,为生民而已,此亦明主所与天下智勇之士所共也,顾岂吾君吾相之私哉!”(《九议》)他还能用战略家的眼光,根据敌我双方的实际情况,提出抗敌救国的三原则:“一日无欲速,二日宜审先后,三日能任败。”(《九议》)

辛弃疾虽没留下系统明确的文学主张,但从一些词句中也能看出他的一些文学倾向。他说:“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鹧鸪天》)说明他不但重视文学作品的感情作用,而且强调文学应反映重大的社会内容。又说:“诗在经营惨淡中”(《鹧鸪天)》,“诗句得活法,日月有新工。”(《水调歌头》)说明他提倡严肃的写作态度。又说:“有意雄华泰,无意巧玲珑。”(《临江仙》)说明他特别推崇豪放风格。他还对陶渊明在静穆恬淡之中带有一股兀傲不乎之气深表推崇。这种审美情趣也直接影响了他的词风。

二 辛弃疾词的思想内容

辛词的内容比苏词更为广阔,真正达到了“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刘熙载《艺概·词曲概》)的地步。

辛词中思想内容最集中、最进步的当属爱国词。辛弃疾具有一般作家所不具备的戎马生涯,他首先是一个爱国斗士,然后才是一个词人,因而他的爱国词最自然真切,“悲歌慷慨,抑郁无聊之气,一寄之于其词。”(徐釚《词苑丛谈》卷4)

因此,在爱国词中尤值得重视的是那些表现自我经历、自我形象、自我感触的作品。

那些记录自己战斗生涯,或借助追念自己战斗生活而抒发感慨的词,当属词史上独一无二的作品,如: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娖银胡?,汉箭朝飞金仆姑。

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鹧鸪天》)

这首词上阕所描写的正是“粤辛巳岁,逆亮南寇,中原之民屯聚蜂起,臣尝鸠众二千,隶耿京,为掌书记,与图恢复,共籍兵二十五万,纳款于朝”(《美芹十论·序》)的经历。下阕写因追念往事而引发的理想落空的悲哀与感慨。但辛弃疾痛苦悲愤,却不消沉,在苦闷时依然能保有昂扬奋进的精神,如在与另一爱国志士陈亮的酬唱中,他既道出了自己不被重用的悲愤心情,又道出了他的坚定信念:

事无两样人心别,问渠侬,神州毕竟,几番离合?汗血盐车无人顾,千里空收骏骨。正目断,关河路绝。我最怜君中宵舞,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贺新郎》)

辛弃疾还有很多评议时局,议论世事,关心国家命运,陈述恢复大业,批判投降苟和势力的词。在这些词中,他不是空泛地去议论、陈诉,而是用全身心的感情去倾诉、哭泣、呼号、鼓动。如《菩萨蛮》: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以“无数山”比兴抗金事业的重重阻力,以江水东流比兴抗敌救国力量是阻挡不住的,真可谓忠愤之气,拂拂指端。

辛弃疾的爱国词是通过各种题材加以表现的,最主要的一是酬唱词。辛在酬唱词中很少写尔汝相思的陈词,而多以北伐恢复大业共勉,使酬唱词内容为之一新。仅以祝寿词为例,他写道:“算平戎万里,功名本是,真儒事,公知否?”、“待他年,整顿乾坤事了,为先生寿。”(《水龙吟·甲辰岁寿韩南涧尚书》)

二是登临写景词。辛词中许多爱国名著,如《念奴娇·我来吊古》、《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永遇乐·千古江山》、《南乡子·何处望神州》都是这类作品。如《水龙吟》曰: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共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勾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三是怀古词。如被杨慎评为辛词第一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词,上阕“意在恢复,故追述孙刘”(宋翔凤《乐府余论》);追述孙刘,即是批判“三国两晋形势与今日不同”,“吴楚之脆弱不足以争衡中原”,“天下无事,须南自南,北自北”的苟和派论调。下阕意在慎兵,故感慨宋文帝;感慨宋文帝即是提醒当局不要重蹈草率用兵而失败的覆辙。最后感伤廉颇,感伤廉颇即是感伤自己生不逢时,不得重用。由于借助了咏古,使讽今具有了更深沉的内含。

除爱国词外,辛弃疾还有许多其它题材的词。直接或间接描写农村的约有三四十首。如《清平乐·茅檐低小》、《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等都是词史上难得的农村词。辛弃疾曾赋闲家居近20年,因此又写有很多闲适词,但闲适非其所愿,故尔这类词又常包含着怨艾的感情,成为表现其爱国思想的一种变调。辛弃疾也偶作情词,但“绝不作妮子态”《毛晋《稼轩词跋》),更有一种他人难以企及的高远之怀,如: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青玉案》)

与其说是写对情人的追求,不如说是“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艺衡馆词选》引梁启超语)的自白。

辛弃疾一生的四个阶段

一、青少年时期。止于23岁南渡以前。这是他一生最为意气风发的时期。

1161年,金主完颜亮大举南侵,22岁的辛弃疾聚众二千人树起抗金旗帜。未几,率部归耿京起义军,并力劝耿京归宋,以图大业,1162年,辛弃疾奉命南渡,联系起义军的归宋问题。不料叛徒张安国杀了耿京,率部投金。辛弃疾在返回途中得知此消息。辛弃疾率领五十余名骑兵,奇袭金营,生擒叛徒张安国。此举“壮声英概,懦士为之兴起,圣天子一见三叹息”。从此辛弃疾投奔南宋,官为江阴签判。

二、青壮年时期:

1162年至1181年,从辛弃疾23岁到42岁,是一生中游宦时期。这一时期的辛弃疾,雄心勃勃,壮志凌云。他先后上了一系列奏疏,力陈抗金抚国方略。但他的意见并未被当权者采纳。

在此期间,他由签判到知州,由提点刑狱到安抚使,虽然宦迹无常,但政绩卓著。他出任滁州知州仅半年,当地“荒陋之气”一洗而空。他在湖南帅任,创置“飞虎军”,“军成,雄镇一方,为江上诸军之冠。”他不失为一个有清醒政治头脑忧国忧民的好官。

三、中晚年时期:

1182年至1202年,从43岁到63岁。这期间除了53岁至55岁一度出任闽中外,两次遭弹劾,有18年在江西家中度过,是他一生被迫归隐时期。在长期隐居生活中,他寄情田园,留恋山水,追慕陶渊明,写了大量田园词,山水词,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他的爱国激情在某些唱和赠答词中,也有强烈表达。

四、晚年时期:

1203年至1207年,辛弃疾64岁到68岁四年间。辛弃疾64岁高龄时,仍不以久闲为念,不以家事为怀,奉令出任。但事未成就又遭罢免。

辛弃疾自66岁秋,罢居铅山后,虽屡见封召,乃至授以兵部侍郎,枢密院都城旨要职,但总以年老多病,力辞未就,卒年68岁。

辛弃疾留下的词作,有620多首。无论数量之富,质量之优,皆雄冠两宋。词评家曰:嫁轩者,人中之杰,词中之龙。

辛弃疾的词,继承苏东坡豪放词风而有所发展。后人把苏辛并称,魄力之大,苏不如辛;气体之高辛不如苏。

光复故土,还我山河,是那个时代的最强音,在辛弃疾的词作里也得到充分的表现。

由于辛弃疾被迫长期在乡村隐居,所以以农村生活,田园风光入词,使词作中洋溢着新鲜的生活气息,散发着沁人的泥土芳香,也是辛弃疾词作的一大特色。

和其他文人一样,辛弃疾非常喜欢喝酒,经常喝得醉醺醺的。他曾下决心戒过酒,但半途而废。他的饮酒词写得深刻、幽默,极富生活气息。

与辛弃疾同时代的人陈亮,字陈同父,也叫陈同甫(1143~1194),是南宋杰出的思想家。为人才气豪迈,喜谈兵,主抗战,因此屡遭迫害,曾三次被诬入狱。与辛弃疾志同道合,交往甚密。1188年冬辛弃疾在上饶罢居时,陈亮从浙江东阳来拜访辛弃疾,两人甚是情投志和。辛弃疾写了一首词《贺新郎》,记述他们这次交往。词前有序:

陈同父自东阳来过余,留十日,与之同游鹅湖,且会朱晦庵于紫溪,不至,飘然东归。既别之明日,余意中殊恋恋,复欲追路,至鹭鹚林,则雪深泥滑,不得前矣。独饮方村,怅然久之,颇恨挽留之不遂也。夜半投宿吴氏泉湖四望楼,闻邻笛悲甚,为赋《乳燕飞》以见意。又五日,同父书来索词,心所同然者如此,可发千里一笑。

把酒长亭说。

看渊明,风流酷似,

何处飞来林间鹊,

蹙踏松梢残雪。

要破帽、多添华发。

剩水残山无态度,

被疏梅,料理成风月。

两三雁,

也萧瑟。

佳人约还轻别。

怅青江,天寒不渡,

水深冰合。

路断车轮生四角,

此地行人销息。

向谁使、君来愁绝?

铸就而今相思错,

料当初、费尽人间铁。

长夜笛,

莫吹裂。

词开头回叙在驿亭把酒话别的情况,辛弃疾对执友陈亮很是赞赏,把他比作隐居的陶渊明和诸葛亮。何处飞来林间鹊,鹊踏松梢,雪落破帽,引起对满头白发,报国无门,岁月蹉跎的感叹。冬日的原野没有生气,几枝疏梅,点缀风景。天空掠过两三只大雁,更显得凄凉萧瑟。这也是南宋王朝苟且偷安的结果。

下片又回叙别情,佳人指陈亮,既赞扬他重约来相会,又微怨他急于回归的轻别。这是本词的主题,点到为止。叫人惆怅的是因天寒,清江的水深冰合,行人无法渡过,雪深泥滑,道路艰阻,车轮像长了角似的不能转动。在这种时候离去,叫行人消魂蚀骨。设问是谁使君来愁绝?不仅是离别,更主要是国家危亡的形势和不被朝廷重用的现实。由于作者与陈亮的情谊极深,这次相会,犹如费尽人间之铁,铸就人间相思错。夜深人静,长笛声声,更激起对好友的无限相思情。

辛弃疾还有一首词《破阵子》,小序是:“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表达他日夜梦求收复大好河山的壮志,原以此词与陈亮共勉。

醉里挑灯看剑,

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

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

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人们本来是借酒消愁,一醉万事休。可是作者喝醉了酒,愁也未消,一心想着收复失地。他挑亮了灯,欣赏他的宝剑,思考着如何排上用场,发挥作用。在睡梦里,一个军营连着一个军营,响起一片号角声。八百里军营,将士们欢欣鼓舞,分享将军发给他们的烤肉。军中的乐器演奏雄浑悲壮的军乐。正当秋高马壮的时候,点兵沙场,准备出征。

“的卢”是马奔跑时发出的马蹄声。将军统率的铁骑,风驰电挚般冲向敌人,弓如霹雳,万箭齐发,敌人纷纷落马,残兵败将,狼狈逃窜。将军身先士卒,乘胜追击。凯歌入云,欢声动地。既了却君王天下事,又为自己赢得生前身后名,这是词人梦寐以求的壮举。但在投降派把持的朝政里,作者“报国欲死无战场”,只能感叹冷酷的现实:可怜白发生。

1176年至1178年,不足两年时间,辛弃疾调动频烦,宦迹江西、湖北等古称楚地。调离江西豫章时(今江西南昌市),他写了一首《鹧鸪天》词。序言是:离豫章,别司马汉章大监。

聚散匆匆不偶然,

二年历遍楚山川。

但将痛饮酬风月,

莫放离歌入管弦。

萦绿带,点青钱,

东湖春水碧连天。

明朝放我东归去,

后夜相思月满船。

聚散无常已见惯,两年宦迹丽遍楚山楚水。虽有不悦,但也难言。只能用无可奈何的痛饮,来报答这美好的景色,莫奏离歌使人伤心。

绿水环绕似带,一片片荷叶,像青钱点缀水面,南昌东湖碧水连天。如果明天我东归临安,我会在明月照满的船上,思念豫章的故友和司马汉章大监的。

辛弃疾闲居江西上饶带湖时,写了一首词《丑女儿近》,序言是:博山道中效李易安体。

千峰云起,

骤雨一霎儿价。

更远树斜阳风景,

怎生图画!

青旗卖酒,

山那畔别有人家。

只消山水光中,

无事过这一夏。

午睡醒时,

松窗竹户。

万千潇洒。

野鸟飞来,

又是一般闲暇。

却怪白鸥,

觑着人欲下未下。

归盟都在,

新来莫是,

别有说话。

这首词写得明白如话,又清新快活,很似李清照的风格。博山是指江西广丰县西南,远望如卢山之香炉峰。夏天的雨来得急,一会过去了。雨后斜阳,照着经一番洗尘的青山绿树,显得格外清新秀美,美如画。青旗卖酒,一说明当卖酒已商业化,偏僻的农村也有酒店;另一层意思说明作者去酒店沽酒,与下片的午醉醒来相对应。

下片写酒家周围的环境。作者酒醉后,美美地睡了一觉,醒来但见窗外松竹环绕,十分清雅幽静。因为幽静,所以有野鸟飞来,又是一道风景。那只白鸥,看着人欲下不下。怕什么?我们不是有友好同盟吗?

这首词模仿李清照“用浅俗之语,发清新之思”。

辛弃疾在上饶带湖闲居时,还写了一首词《念奴娇》,序言是:“赋雨岩,效朱希真体”。雨岩位于博山附近。朱墩儒,字朱希真,洛阳人,南北宋之交著名词人。《花庵词选》谓其“天资矿远,有神仙风致”。辛弃疾这首词,“神仙风致”不足,更多的是庄子的道气。

近来何处,

有吾愁、何处还知吾乐。

一点凄凉千古意,

独倚西风寥廓。

并竹寻泉,

和云种树,

唤做真闲客。

此心闲处,

未应长籍丘壑。

休说往事皆非,

而今云是,

且把青尊酌。

醉里不知谁是我,

非月非云非鹤。

露冷松梢,

风高桂子,

醉了还醒却。

北窗高卧,

莫叫啼鸟惊着。

何处有吾愁,何处有吾乐,近来已臻愁乐两忘。独立西风,放眼天宇,惟余一点凄凉意。过着竹里寻泉,云中种树的生活,堪称真正的闲人。心境的宁闲,并非依靠山水的陶冶。

休说今是昨非,且举金樽,一醉方休。醉里忘却自我,月乎?云乎?鹤乎?一切似是而非。深夜酒醒,依然一片寂寞。惟见露涛松稍,唯闻风摇桂叶。醒了再睡,莫叫晨鸟惊梦。

辛弃疾闲居带湖时,写了一首村居小景词《鹧鸪天》,题记是:“游鹅湖,醉书酒家壁”。据《铅山县志》载,铅山县东北有鹅湖山,山上有湖,原名荷湖,因东晋龚氏居山养鹅,更名鹅湖,鹅湖风景优美,是作者闲居时常游之地。

春入平原荠菜花,

新耕雨后落群鸦。

多情白发春无奈,

晚日青帘酒易赊。

闲意态,细生涯,

牛栏西畔有桑麻。

青裙缟袂谁家女,

去趁蚕生看外家。

作者写景,落笔荠菜花。荠菜花是一种野菜,它平凡,朴实,不畏风寒,春天它绿得最早,小白花开得最早,嫩茎可食。白色的荠菜花开遍四野,新耕的土地,又适逢春雨,群鸦落在新翻的土地上觅食。寥寥数笔把春色摆在读者的面前。春色再好,也无可奈何愁白了头。只好到酒旗飘扬的酒店里,赊酒解愁。

村民的生活悠闲自在,井井有条,牛栏的旁边种满了桑麻。趁着春蚕还没生出来的空闲,谁家的媳妇,穿着白衣青裙走娘家。

农村的春天恬静而又生机勃勃。此时的词人四十多岁,无所事事,酒店沽酒消愁,仍愁白了头。

辛弃疾罢官闲居,先是把家安在上饶带湖,以后把家搬到铅山瓢泉。他在铅山瓢泉时写了一首词《鹧鸪天》。题记是:“寻菊花无有、戏作。”

掩鼻人间臭腐场,

古来唯有酒偏香。

自从来往云烟畔,

直到而今歌舞忙。

呼老伴,共秋光,

黄花何处避重阳?

要知烂熳开时节,

直待西风一夜霜。

辛弃疾四十岁刚出头,就被排挤出官场,在家闲居,满腹的救国报复不能实现,他把正人君子受打击,狗苟蝇营的小人气焰嚣张的腐败官场看得很透。把官场说成是“掩鼻人间臭腐场”,既是胸内积愤的发泄,又是最恰当最形象的艺术概括。古今只有酒是清香的,清净的,只有喝醉了酒,才能万事皆休。

辛弃疾只从回乡闲居,选择的地方依山临水,云烟飘渺,远离尘嚣,像世外桃源。闲居生活,像神仙一样,在云里雾里,歌里舞里。

呼老伴共赏秋光,这里的老伴,可理解为老伙伴、老朋友,也可理解为老妻老妇。赏菊花而又不见菊花,菊花何处躲避了重阳节?是因为天还没冷,所以菊花还没开。要知烂熳开时节,直待西风一夜霜。既是赞美菊花的品格,菊花的精神,也是词作者品格精神的写照。

辛弃疾长期隐居农村,对农村生活观察得仔细,体会得深刻。他写的一首词《玉楼春》是农村小唱,写得清新活泼,诙谐幽默。

三三两两谁家女,

听取鸣禽枝上语。

提壶沽酒已多时,

婆饼焦时须早去。

醉中忘却来时路,

借问行人家住处。

只寻古庙那边行,

更过溪南乌桕树。

上下两片,是两幅图景,相映成趣。上片是游女听禽图,三三两两的女子,听取树上鸟鸣,鸟鸣巧如人语:“提壶出门打酒婆母烙饼焦糊”。提壶、婆饼焦皆鸟名。

下片更是妙趣横生,一翁醉酒忘归路,行人殷勤指点去处,指路者指点越认真,问路者醉态越肖妙。

辛弃疾闲居无事,经常借酒打发寂寞时光。借酒消愁,醉酒后要愁没工夫。有时喝醉了酒,醉态可笑。他写的一首词《西江月》。题记:“谴行”。

醉里且贪欢笑,

要愁哪得工夫。

近来始觉古人书,

信着全无是处。

昨夜松边醉倒,

问松我醉如何?

只疑松动要来扶,

以手推松曰“去”!

作者因为力主抗金,不被南宋统治者所用,只好醉里贪欢,以醉消愁。孟子曾经说过:“尽信书不如无书”,辛弃疾翻用此语,意思是古书上有许多至理名言,现实却行不通,因此信它不如不信。

下片追忆昨夜贪欢醉倒一幕,写其错把松动当人动,醉态惟妙惟肖。

全词围绕一个醉字着笔,借醉写愁,借醉抒愤,妙趣横生。

辛弃疾曾经下决心把酒戒掉,他写了一首词《沁园春》,题记是:“将止酒,戒酒杯使勿近”。意思是我要戒酒啦,警告酒杯不要接近我。

杯汝来前,

老子今朝,

点检形骸。

甚长年抱渴,

咽如焦釜;

于今喜睡,

气似奔雷。

汝说“刘伶,

古今达者,

醉后何妨死便埋”。

浑如此,

叹汝于知己,

真少恩哉!

更凭歌舞为媒。

算合作人间鸠毒猜。

况怨无大小,

生于所爱;

物无美恶,

过则为灾。

与汝成言:

“勿留亟退,

吾力犹能肆汝杯”。

杯再拜,

道“麾之即去,

招之即来”。

这首词写于辛弃疾,在铅山瓢泉闲居时。作者把酒杯拟人化,以作者我与酒杯之间的对话,说明酗酒对健康不利,因而下决心要戒酒。令人可笑的是,戒酒的决心又不大。

开始,词主人怒气冲冲的吆喝:杯,你不要来前。老子今朝检查身体,发觉常年口渴,咽喉干得像烧焦了的锅,老是嗜睡,睡中鼻息如雷,都是因为饮酒造成的。酒杯答辩说:“酒徒刘伶,可谓古今达者,有酒即醉,醉后不妨死便埋。词主人说:诚然如此,我们是多年的知己,你这种说法太绝情了。

古人设宴饮酒,大都有歌舞助兴。所以说酒以歌舞为媒,害人尤甚,直似鸠毒。况且人间怨恨不论大小,往往由贪爱所生;物无美恶,超过限度就走向反面。酒本身不存在好与坏的问题,喝多了就成了有害的坏东西。如此说来,喝酒有害不能光怨酒,也得检讨自己没有节制。词人与酒杯约定:“勿留急去,否则我有能力把你砸个粉碎”。杯再三致礼说:“你挥我即去,招我即来。”这是双方达成的妥协协议。会心之语,令人忍俊不止。辛弃疾写完这首戒酒词,见酒照喝。

仲秋节是诗人饮酒抒情的的夜晚。辛弃疾曾写过两首仲秋寄情词,一首词《一剪梅》。

题记是:“中秋元月”。

忆对中秋丹桂丛。

花在杯中,

月在杯中。

今宵楼上一尊同。

云湿纱窗,

雨湿纱窗。

浑欲乘风问化工。

路也难通,

信也难通。

满堂唯有烛花红。

杯且从容,

歌且从容。

丹桂是桂花的一种。花开白色的为银桂,**花为金桂,红色花为丹桂。回忆昔日中秋,在丹桂丛中,饮酒赏月,花在酒杯中,月在酒杯中。今年的中秋,因为下雨,只能在楼上过,酒是相同的,窗前又是云,又是雨,就是没有月亮。

我想乘风上天去问,奈何天路不通,投书无门。画堂里没有月亮,只有红烛照妖,只好从容地举杯喝酒,从容地欣赏歌舞。

辛弃疾写的另一首中秋词《木兰花慢》。词前的序言是:“中秋饮酒将旦,客谓前人诗词有赋待月,无送月者,因用《天问》体赋”。

可怜今夕月,

向何处,去悠悠?

是别有人间,

那边才见,光影东头?

是天外,空汗漫,

但长风浩浩送中秋?

飞镜无根谁系?

姮娥不嫁谁留?

谓经海底问无由,

恍惚使人愁。

怕万里长鲸,

纵横触破,

玉殿琼楼。

虾蟆故堪浴水,

问云何玉兔解沉浮?

若道都齐无恙,

云何渐渐如钩?

今晚的月亮真可爱,瓢飘悠悠往西走,要去何处?是那边还有一个人间,看着你从东边升起吗?还是在天外,空漫漫,长风浩浩送你走?你像飞镜,为何不掉下来?月中的嫦娥不嫁是谁把她留住?有说月亮游经海底,也是没有根据的,叫人无法理解,叫人犯愁。若真经海底,怕万里长鲸纵横游,撞倒月中的玉殿琼楼。再说月中的玉蟾会游泳,玉兔怎么办呢?若说一切都安然无恙,为什么圆月又变成钩形?

此词在咏月诗词中卓有创新。词论家王国维评论说,这首词起首五句,“词人想象,直悟月轮绕地之理,与科学家密合,可谓神悟”(《人间词话》)。

毛泽东非常喜欢辛弃疾的《木兰花慢·可怜今夕月》这首词。1964年又同周培源,于光远谈到这首词所包含的地圆说想法。由此可见,毛泽东对这首词除艺术的欣赏外,还十分赞扬词人辨证思维的深刻性。

本文来自作者[乙青柏]投稿,不代表博利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ap.boliduo.cc/bl/1308.html

(1)

文章推荐

  • vivo手机黑名单在哪里

    可以参考以下内容:一、查看黑名单:进入i管家--实用工具--骚扰拦截--黑名单中查看。二、若是指如何设置黑名单:进入电话--通话记录--长按某个号码--加入黑名单即可。也可以进入i管家--实用工具--骚扰拦截--黑名单--点击“+”图标--可勾选或手动输入添加。联系人添加到黑名单后,如该联系人给您拨

    2025年08月16日
    1
  • 法定结婚年龄是什么时出台的

    法律分析:我国《民法典》(2021年1月1日正式实施)第一千零四十七条规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因此,现在男女的法定结婚年龄为男性至少22周岁,女性则要求至少达到20周岁。有任何一方没有达到法定结婚年龄,即使提出结婚申请,也会因为不满足结婚要件而不予登记。法律依据:《

    2025年08月16日
    1
  • 成语- 朝令暮改是什么意思?

    网上有关“成语:朝令暮改是什么意思?”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成语:朝令暮改是什么意思?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成语:朝令暮改成语简解编号:1670成语:朝令暮改注音:ㄓㄠ ㄌ|ㄥˋ ㄇㄨˋ ㄍㄞ

    2025年08月17日
    1
  • 一般石墨烯概念龙头股都有哪些?

    一般石墨烯概念龙头股都有哪些?石墨上市公司龙头股是指石墨行业中市值最大、竞争力最强的上市公司股票。石墨是一种重要的非金属矿物材料,下面小编带来一般石墨烯概念龙头股都有哪些,对于各位来说大有好处,一起看看吧。石墨烯概念龙头股有哪些石墨烯概念龙头股有:1、彤程新材603650:公司持有北京石墨烯研究院有

    2025年08月19日
    3
  • 岭上多白云

    网上有关“岭上多白云”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岭上多白云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这首诗出自南朝隐士陶弘景的《诏问山中何所有》。陶弘景何等人也?他是道教的重要人物,其思想的基础是老

    2025年08月22日
    0
  • 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分析3篇

    网上有关“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分析3篇”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分析3篇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教育案例库建设要遵循促进职教专业发展的理念,组织师生全员参与教育案例库建设,规范教育案例库结构体系,丰富教育案

    2025年08月25日
    1
  • 蔡文姬皮肤繁星吟游什么时候返场

    网上有关“蔡文姬皮肤繁星吟游什么时候返场”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蔡文姬皮肤繁星吟游什么时候返场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蔡文姬皮肤繁星吟游在2020年8月25日更新后-8月31日23:59返场,限时秒杀价为60点券,在返场活动结束后,

    2025年08月25日
    1
  • 梦见贵州香花藤

    1、梦见贵州香花藤的吉凶指数有父祖余德所荫益,或由长辈爱护栽培,易向上发展,境遇安泰,虽无惊人成就,但可平顺而逐渐伸展,欣庆幸福长寿之兆。大吉昌吉凶指数:97(仅供参考)

    2025年08月26日
    1
  • 悦姫植物芳香精油的用法

    精油的使用方法和一些配方一、注意事项1.精油最好不要内服2.使用精油会有惯性问题,应此配方须要更换或交叉使用3.柑橘类精油只能晚上使用,使用完尽量不要打计算机,因为计算机光线粉强,可看电视啦。4.有病请看医生,精油不能取代药物5.精油必须稀释后才能使用

    2025年08月29日
    0
  • 关于日常淡妆的化妆步骤

    1、底妆:选择一款适合自己肤色的气垫粉饼,记得要檫试均匀。2、眼妆:珠光米白色眼影,用大号眼影刷沾取,轻刷在整个眼窝处,再延伸一点至眼头处。3、暗红色眼影混合金棕色眼影,涂抹在眼尾处,加深眼尾。4、画好内外眼线,外眼线化一条细长的眼线即可。5、接着使用眼影盘中的暗红色眼影,涂在下眼睑的尾部,增加眼睛

    2025年09月02日
    1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4条)

  • 乙青柏
    乙青柏 2025年08月24日

    我是博利网的签约作者“乙青柏”!

  • 乙青柏
    乙青柏 2025年08月24日

    希望本篇文章《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是辛弃疾哪首词里的名句》能对你有所帮助!

  • 乙青柏
    乙青柏 2025年08月24日

    本站[博利网]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 乙青柏
    乙青柏 2025年08月24日

    本文概览: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是辛弃疾《破阵子》的名句。了却君王天下事一句,表达了辛弃疾对国家大事的关注。他关心国家的兴衰,希望能够为国家尽一份力,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

    联系我们

    邮件:博利网@sina.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