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法不同、形式不同。
1、用法不同:打比方是通过将两个不同的事物进行比较,来说明一个事物的特点或道理,而比喻则是通过将一个事物比作另一个事物,来更加生动形象地描述它。
2、形式不同:打比方通常是用“像”、“好比”、“如同”等词语来连接两个事物,而比喻则是用“是”、“成为”、“等于”等词语来连接两个事物。
两者没有区别。比喻就是打比方,就是用具体、形象的、为人们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生疏的事物或深奥的道理,使自己的表达更加生动、明白。这两种修辞方法都是重在两个事物的相似方面。
比喻是一种修辞格式,一般由本体(所说的事物)、喻体(用来做比的事物)、喻词(用来连接本体和喻体的词语)三部分构成。比喻要求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它们必须有相似点。“打比方”在使用中不象比喻那样正规,在口语里我们使用的比较多。
打比方:在说明文中运用打比方的方法,可以使人们不了解的事物或抽象的事理变得具体、生动、形象。如《中国石拱桥》中“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让读者更形象、更清晰地了解了石拱桥的特点。
比喻是打比方,把两个有相似点的事物,用“像”“是”等比喻词(有的也可以不用比喻词)连接起来;拟人是作仿照,把事物当作人来写,即用适合于写人的词语来写事物,不需要起连接作用的词语。
扩展资料:
另外,比喻和拟人都是建筑在想象之上的,因此比喻和拟人有一种心理学上的联系,有时候比喻和拟人可交融在一起。例如:“祖国啊,母亲,长江、黄河是您的女儿!”
这句中的“祖国”和“母亲”是本体与喻体的关系,中间省略比喻词,构成复指关系的暗喻;“长江、黄河”和“您的女儿”也是本体和喻体的关系,中间有比喻词“是”。也是暗喻;
“您的女儿”即“母亲的女儿”,这里又把“祖国”当成“母亲”来写了,这就属于拟人了。因此,这一句属于比喻和拟人兼用。
在说明文中,“打比方”其实就相当于记叙文中的“比喻”,为了更好的说明某物或某事,作者通常就会采用打比方的方法来对事物进行描写,以突出事物的某个特点。如:尼罗河弯曲绵延,如同一条翠绿大蟒穿行于无边的森林之中。这句话就利用了打比方的方法,来说明尼罗河的弯曲和长的特点。
百度百科-打比方
本文来自作者[映凝]投稿,不代表博利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ap.boliduo.cc/bl/1239.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博利网的签约作者“映凝”!
希望本篇文章《打比方跟比喻的区别》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博利网]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用法不同、形式不同。1、用法不同:打比方是通过将两个不同的事物进行比较,来说明一个事物的特点或道理,而比喻则是通过将一个事物比作另一个事物,来更加生动形象地描述它。2、形式不同...